四川首家“振兴工坊”在北川揭牌,浙川协作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子”-新华每日电讯
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评论 要 闻 综合新闻 新华深读 新华聚焦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医卫健康 品牌说
首页 >正文
2025

04/30

19:34
来源:
浙川情

四川首家“振兴工坊”在北川揭牌,浙川协作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子”

2025-04-30 19:34:43 来源:浙川情

  4月28日,四川省首家“振兴工坊”在绵阳市北川县揭牌,这是浙川东西部协作的又一项重要探索。作为借鉴浙江“共富工坊”经验的创新实践,这一模式整合东西部协作各方政策、资源、力量,依托市场机制,吸纳农村脱贫人群、低收入农户等就地就近就业,探索出一条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的“新路子”。

  同时,北川是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定点帮扶点,本次活动是四川省内定点帮扶和浙川东西部协作的资源整合和联动互通,共同推进“振兴工坊”建设发展,促进当地乡村振兴。

  上午十点半,“振兴工坊”揭牌仪式在北川云珍羌绣体验馆举行。随着鲜红绸布揭开,“振兴工坊”牌匾正式亮相,四川首家“振兴工坊”在北川落户。现场,浙江信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向工坊捐赠了一台价值20万元的绣花机设备,为北川羌秀“振兴工坊”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浙川东西部协作“振兴工坊”模式,依托村(社区)与企业结对共建,推动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下沉农村,结合乡村旅游、电商、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充分利用帮扶期间形成的厂房车间、党群服务阵地等资源,创办工坊,吸纳脱贫群众和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就业。根据生产方式、产业特点和组建形式,“振兴工坊”分为来料加工式、定向招工式、电商直播式、农旅融合式、品牌带动式、产业赋能式六种类型。

  作为全省首家浙川东西部协作“振兴工坊”示范点,近年来,北川云珍羌绣在东西部协作政策支持下,坚持“公司+合作社+绣娘”模式,带动全县19个乡镇2000余名家庭妇女实现灵活就业,累计培育专业绣娘1200余人。同时,依托“羌绣工坊+村播基地”数字化平台,拓展全国市场,与中国李宁、国际时装周等知名品牌合作,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带动500余名妇女和残障人士脱贫致富,高品质羌绣产品年产量超过10万件,绣娘人均年增收2万元,部分骨干年收入超10万元,打通了乡村致富的“最后一公里”。这些成绩,为云珍羌绣获评首家“振兴工坊”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

  “依托振兴工坊,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现在还有技能培训,希望以后能把羌绣绣得更好、更漂亮。”北川羌绣绣娘刘琦说。北川云珍羌绣振兴工坊负责人陈云珍说:“振兴工坊是羌绣发展的新起点。我们将继续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拓展市场,让羌绣的魅力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党的二十大代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传统刺绣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云珍羌绣“振兴工坊”负责人陈云珍

  未来,北川将进一步加强东西部对口协作联动,深化东西部协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功能,整体谋划推广振兴工坊建设经验;持续加强配套集成服务,组织农技专家、企业骨干等人员下乡进村,开展技术指导,解决经营难题;实施项目资金奖补政策,根据工坊进展情况予以奖助扶持;加强风险防控和评估分析,从生产运营、人员管理、服务保障等维度综合评估,不断提升振兴工坊运行效能。

  据悉,近日,浙江省驻川工作组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深化浙川东西部协作 重点推进“振兴工坊”帮扶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2025年,在浙川对口协作项目支撑下,四川省内力争试点打造20家示范引领“振兴工坊”项目,覆盖浙江对口帮扶的12个地市(州);到2026年,实现浙江对口帮扶的68个县(市、区)全覆盖;到2027年,累计打造100家“振兴工坊”,形成浙川东西部协作“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当地群众收入水平。

责任编辑:冯明
关键词:工坊,四川省,振兴,羌绣,协作,东西部,北川,浙江,对口,帮扶